发布时间:2023.04.01 浏览量:593
张××,女, 49岁,邢台市商店职工。
患者20年来有慢性咳嗽,时有咯血,曾多次胸透和拍片,诊为“慢性支气管炎”,“支气管扩张”,对症治疗,时好时犯。因感受风寒,突起寒战高热,体温39.3℃,伴咳嗽胸痛,在驻军某院诊为“右大叶性肺炎”,住院治疗两个月,好转出院。出院后每日下午及夜晚发热,体温波动在37.5℃-38.3℃,伴盗汗,五心烦热,咳嗽吐痰,黄白相兼。半月来痰中带血或咯吐整口鲜血,查:舌红少苔,脉沉细而数。胸透及胸片诊为右上肺浸润结核,血沉43 mm/h。中医辨证为:阴虚火旺,损伤肺络。治宜:滋阴降火,宁血止血,兼以肃肺止咳。
方药:
百 合12克 二冬各10克 黄 芩10克 地骨皮10克
双 皮10克 生 地12克 瓜 蒌12克 川贝5克
炒杏仁10克 藕 节12克 仙鹤草12克 甘草3克
水煎服,日一剂。
治疗经过:服上方四剂咯血已止,咳嗽减轻,仍有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更改处方如下:
百合10克 沙参10克 寸 冬10克 五味子5克
鳖甲12克 地骨皮10克生龙牡各12克 炒杏仁10克
川贝6克 百部10克 甘 草3克,水煎服,日一剂。
又进十剂,体温恢复正常,已不盗汗,精神转好,饮食倍增。患者在应用抗痨药的同时,仍要求服用上方,自觉大有益。又进三十余剂,咯血未再复发,拍片复查,结核病灶已有部分吸收。
按:咳血是一复杂的病证,《证治准绳》谓:“热壅于肺能嗽血,久嗽损肺,亦能嗽血,”“嗽血久而成痨,或痨病成而嗽血”。以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,本案患热病日久,阴液已伤,虚热内生,虚火上炎于肺,肺失清肃和治节之权,肺络脆弱,一旦灼伤肺络则血离经外溢而为咳血。其势虽缓,肺络损伤较重。古人有邪壅于肺者易治,内伤损于肺者难治的经验。治此宜甘润养阴治本、甘凉止血治标,同时兼以肃肺降逆,以咳血都有肺气上逆,血随咳而出。故用百合、二冬、黄芩、骨皮、生地滋阴降火,配藕节、仙鹤草凉血止血;并以双皮、杏仁、瓜蒌肃降肺气,使咳血很快得止。待血止后,则应益气养阴,不宜久用寒凉之品。依我管见,肿结核病的治疗西医抗痨药杀灭痨虫效果较好,而中药在治疗发热、盗汗及扶助正气,改善全身情况方面较西医方法多,顾及全面,若二者配合治疗确可缩短疗程,提高治愈率。